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素有“照相机王国”之称的德国相机市场却越来越不景气。1954年在相机行业严酷的竞争压力下的蔡司公司,急需进行技术更新,开发出避免公司沦落的“拳头产品”。他毕竟是商界的老手,不久,便频频出招,推出的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1953年拿出Contaflex,1958年献上Contarex,最后于1966年隆重推出了名为Icarex的压轴产品。其目的不言而喻,欲使蔡司公司完成凤凰涅槃的壮举!
蔡司的Ikon Contarex,它当时的名声如日中天,其机械性能无与伦比。换言之,蔡司Ikon Contarex将世界相机市场搅得沸沸扬扬。这就是135单反相机的发展史上曾有一款独一无二的极品相机——Contarex Bullseye 即康泰瑞克斯“牛眼”,它是 ZEISS IKON 公司向世界证明自己在相机、镜头制造业中占绝对领导地位的代表作。康泰瑞克斯“牛眼”1958年面世,由于它“脑门”中间那只巨大的硒光电池测光表使它获得“牛眼”的雅号,后来又被赋予了“独眼龙”的大名。
这架“独眼龙”机身安装了Carl Zeiss Planar 50mm/F2 标准镜头,该机镜头卡口是非常复杂的三刀式卡座,这部分结构通常都装在机身上而“独眼龙”却把它设计在镜头上,其机身却是简单的三刀式插头,为什么这样做?请细细看它的镜头有光圈环吗——原来“独眼龙”是机身调光圈!
“独眼龙”测光表头的上部有一个光圈显示窗口,光圈范围1.4~22;当拨动镜头座右上方的光圈拨轮时测光表头内部也有一组光圈与镜头光圈同步收放,通过观察机顶棱镜左侧小窗口内和取景器内的追针测光;测光表头的下方有一个光圈拨叉,安装不同口径的镜头时测光表头会自动设定相应的最大光圈并始终与镜头光圈保持同步;“独眼龙”的反光板可以自动复位但光圈不行,快门释放后光圈停在收缩位置使取景器内变暗,上快门后光圈再开到最大。
“独眼龙”的测光表头、光圈拨轮、镜头光圈、感光度转盘、快门转盘是联动一体的,感光度的设定直接限制快门的设定,即:当使用低感光度胶片时,光圈、快门组合超出正常测光范围就不能随意调快门,必须提起快门转盘才能强行改变曝光组合,而正常情况下是可以平推选择快门的;测光时可先设定快门再调光圈或反之都可获得理想的曝光组合。
“独眼龙”采用横走式帘幕快门,闪光同步时间1/60秒并用黄字标示,其它快门数字用黑色或红色,快门转盘再往上就是卷片扳把、计数器和快门按钮,计数器是倒计数手动归零,卷片时计数器先进位,按快门时计数器数字盘与快门按钮同步上下运动。自拍器扳把位于镜头座右侧,仍是传统的上好快门、一扳到底、按下快门、12秒延时。 “独眼龙”没有倒片按钮,退卷时先将有R标记的一侧开后盖钮旋开,这时机内会有顶片顶起藏在后盖内的倒片钮,倒完胶卷后再旋开另一侧后盖钮取出胶卷,这一设计虽然新颖但却十分危险。“独眼龙”的开后盖方式与康泰克斯旁轴系列一样都是大揭盖儿,连后盖锁钮的造型都一样;胶片仓内十分简洁,卷片轴还是可以摘掉的那种不好用又爱丢的老设计,这些方面都使用了现成技术。
总的来说“独眼龙”的机身调光圈设计得非常独特也非常精密,其他部分则过于繁琐也并不十分先进.当年ZEISS IKON 公司集中了最高智慧和最尖端的技术手段,打造出这架最大、最重、最精密、最昂贵的用最优质材料、最大允许误差仅0.001mm、由1100个零部件组成、重910克的极品135单反机身,如此不惜血本的巅峰之作使“独眼龙”的辉煌无人能够超越。